“你喜欢什么样的农家乐?”面对记者的问题,“00后”小伙曹博文有些发愣,农家土菜、散养的竹林走地鸡、身着大花袄子的服务生和长辈们钟爱的棋牌室……他迅速撇开脑海中浮现的这些刻板印象,试探问道:“啥农家乐?你说的是乡村民宿吧?”
诚然,对千禧一代来说,发祥于20世纪90年代的“农家乐”是宛如“诺基亚”般的存在,他们大多只在年幼时被爸妈带着去过,印象不深,体验感少,更谈不上“喜好”。
而伴随着这代人的成长,农家乐本身也经历着市场的沉浮与变化,有些从风靡走向沉寂,逐渐被时代淘汰;有些则换了“壳子”,靠着“精品乡村民宿”的新招牌赶上新一波市场风潮。
那这些宛如“升级版农家乐”的乡村民宿,究竟能不能抓住这代年轻人的心?记者与几位年轻人聊了聊。
首先解答年轻人为什么愿意选择乡村民宿。
乡村独有自然风光与“疗愈力”是一方面。23岁的上海小伙张译能是一名金融从业者,他的爱好是在节假日“打卡”藏在江浙沪各个山野乡村的精品民宿。他告诉记者,即便有时要坐很久的车、绕过蜿蜒曲折的山路才能抵达开设在古村落里的民宿,但每当躺在民宿房间床上,透过巨大落地窗与周边万亩竹海云霭相对望,听着耳畔溪水潺潺时,他都会感到平静松弛且舒心。“在城市里待久了,反而会更向往自然。在乡野中,高强度工作的疲惫感会瞬间消散。”
在24岁的姑娘杨天晴看来,区别于酒店,体量相对小的民宿在选址上更为灵活,因此往往能占得更好的风光景致,而在整体设计、空间动向也更具可塑性。比如,有些民宿建在山顶、湖心、甚至是稻田中央。又如,尽管有的民宿只有不到十间客房,但对每个房间都因景制宜进行了不同风格的设计。
“屋顶是星空房,沿湖的客房可通向无边泳池,靠竹林的客房设有露台,伸手就能摸到竹叶上的露珠。民宿的房型也相对多样,当结伴出行时,家庭房和小型别墅就能满足朋友们聚在一起的需求。比起统一装修风格的酒店,民宿提供了感受乡村更多维度的可能性。”杨天晴说。
尽管年轻人都是冲着乡村的“自然朴素原生态”而来,但他们对乡村民宿的期待却似乎截然相反。
95后姑娘陈心怡对乡村民宿的要求甚至达到了星级酒店的标准。她告诉记者,选择民宿时,她会首选内设有地暖、加湿器、冰箱、智能马桶、浴缸的选项。同时,洗护用品的品牌、床品舒适度、早餐的丰富度、公共区域是否有咖啡店、酒廊等细节也同样重要。“居住体验的舒适度是首位的,毕竟是来乡村度假而非吃苦、体验生活。”
“住得好”仍不够,在天然缺少娱乐元素的乡村,如何“玩得起来”,是留住年轻人的关键。在这方面,不少受访者都提到了乡村民宿周边配套的丰富度。“即便民宿外的景致再好,但在没有‘夜生活’的乡村,待久了也会觉得无聊。农家乐,关键还得‘乐’起来。”杨天晴说。
事实上,伴随乡村振兴不断推进,上海乃至长三角的不少乡村都开始文旅产业的“链式”发展,用更丰富的业态吸引年轻人的到来。比如,在社交平台上,安徽省碧山村是颇受年轻人喜爱的旅游目的地之一。碧山村的开发在保留传统徽派建筑风貌的基础上嵌入新潮元素,逐步形成精品民宿、咖啡店、书店、艺术展馆、小酒吧等连贯业态。又如,上海奉贤吴房村的民宿群附近,还有咖啡店、西餐厅、动物农场、草莓采摘等项目,满足年轻人在休憩之余有所玩乐的需求。
而对于没有“附近”可挖掘、主打“避世感”的乡村民宿而言,深挖新潮独特的体验项目显得更为重要。对当下的年轻人而言,形如“棋牌、摸鸡蛋、拔萝卜、挖红薯”等传统农家乐能提供的休闲娱乐服务已不太能派上用场。26岁的上海白领王秋,钟爱一家开设在崇明的自助式农场民宿。据她介绍,民宿提供的休闲活动包括冥想瑜伽屋、篝火屋、独木舟探岛、窑炉烤面包、香樟枝鸟巢制作、木工坊等。“这些活动都比较新奇,符合年轻人爱好,同时也契合乡村风情。”
曹博文坦言,对于他与同龄人而言,因从小在城市中长大,他们对乡村的概念是相对模糊的,这会造成“希望从乡村民宿中感受乡野,却不知道应该怎么与乡村产生亲近和连接。”曾有一次乡村民宿体验让他印象深刻,房东带着他去民宿后面的树林里抓昆虫,傍晚去田园里采摘蔬菜,用灶头做饭,晚上便在稻田里支起八仙桌,伴着月光吃饭。“丰富的活动真切地加深了我对乡村的感知。”
声明:免责声明: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,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与本网无关。仅供读者参考,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